雜談和未來開展
而寫作工具,編輯和作者是不同。作者的原稿大多數時候是用手機寫,而編輯由於要看上文下理所以用電腦才比較方便。但是有時候也分不到了這麼多,以前隨便寫寫,現在反而下定決心出書,所以很多時候都是原稿和編輯一起在電腦做。當然有時候不用上文下理的編輯,用手機也是看心情。
始終用手機比起用電腦打字是快得多,尤其是用google速成,連續按幾個字母就很快打完一句。google語音我也是聽說很常用寫作的工具,據說倪匡就是用語音寫作。可是我用慣了用手機速成寫作,我也不用習慣對住手機說話。
理論上我用這個方法寫作的原因是到了《人格議會(上)》才說,當時我正在經歷人生的低潮。但同時間是突然其來的靈感高潮,在當時我寫了大約八萬字的讀後感內容,去打算交當時中文sba十二篇讀後感的功課。
就算如此,我還是走不出人生的低潮。當時我寫的內容極其量也只是交功課,打算盡一下學生的責任。在人生低潮,我依然荒廢我的人生,看動漫,就像冬樹一樣沉迷迷信超自然,體驗一下小粉紅,也是我當時生活的寫照。當然,我也不可能永遠當作一個廢人,而擺脫這些的生活到了《人格議會(上)》才詳細地說。
寫了八萬字,但我還是覺得太慢。正好當時有《帶著智慧型手機闖蕩異世界。》簡稱「手機俠」的動畫,當時作者分享他也是用手機來寫作。於是我就嘗試一下,發現比起用電腦寫快很多,也於是成為我之後的寫作習慣。
可是儘管如此,寫作的速度也依然跟不上我大腦速度思考的速度。因為寫作的速成最需要最為基本的編輯技巧,總不能寫一些上下文沒有關係的東西,要考慮一下下一個編輯我原稿的人的感受,儘管那些對於我自身也是非常具有意義。
最快的寫作速度應該是腦波寫作法,戴上頭盔就可以自動寫作,那是最理想。雖然有很多吐槽,不過算數。因為總是失去一些還有意義的想法,雖然辛苦編輯。
感謝作者對於寫作的看法。誒,不是說編輯的工作嗎。
正如我說前期沒有靈感,中期抑鬱加上沒有靈感,一想到後期關於價值觀的編輯就很頭痛...。好吧,我就稱為詳細說一下編輯的內容。
首先引言,其實原稿只有半頁的內容,然後就拉長三頁的內容,主要是我覺得寫得不夠詳細。始終都是我人生第一本書,我希望有很多事情都能夠交待得清楚。至於其他未交待的事情,我都想留下後記交待。
例如電子書籍定價的問題,其實人格議會早就已經有定案,可是並不適合放在引言在就說。也不是甚麼有趣的話題,太早說錢也只會傷感情,所以我覺得適合放在後記在談。
引言其實太長,不過考慮是我第一本書籍,所以很多事情我都忍了。本來我銷售著重也不是這一本書,所以也沒有甚麼所謂。打算出很多書,而這本書是所有書本的起點,也所以說的也比較詳細。大概好似貝多芬那樣,直至我靈感枯萎為止,具體來說我給了自己的時間是五年。
另外,其實按照原稿的想法,我是想打算以小時候的我的角度去寫作這一本書籍。不過這些隨着我的編輯,這些想法也出現了改動。作者的名字寫住湯嘉政,其實內容也是用著我一開始打算的筆名人格之王所寫的書籍,早就已經成長的思想。幾時用本名幾時用筆名,我也有自己的想法。
原本我打算除了《人格系列》第一和第二本書之外,全部用人格之王的筆名,但是這些想法都開始改變。我另一個系列作品,最初也是打算用人格之王和湯嘉政雙作者的做法。這是因為另一個系列的最初原稿,我並沒有接受人格之王的名字,直至那個系列的中期,大概是我的二十一歲的時候,我才接受人格之王的名字。
這同時間也是分開我前期和後期的作品的方法。至於有沒有分別,我覺得沒有任何分別。因為到最後還是由現在的我去編輯。無論掛住人格之王的名字,抑或湯嘉政的名字,最後的編輯都是人格議會,也就是人格之王我。不過原稿的內容卻是前期的我那樣。
這一點也是要交待。不過這些其實在後記說會好一些。算了,你以為人們真的在意作者是誰嗎。
還有甚麼值得說的地方。其實原本我以為你會像17歲那篇五萬字的讀後感最後縮短二萬字那樣,可是到頭來編輯反而增加了數萬字。這一點也是超乎我意料之外。
其實最初我打算在這本書只寫幼稚園的內容,可是我當編輯改變了打算,主力寫童年內容,到了這個系列的下一本書直接寫發生甚麼特別事情會比較好。這也是我增加字數的原因之一。那麼下一本會很痛苦。反正本來都有一些日常的內容。
人格系列是我不能夠編輯和原稿同時創作的一本書籍。日常可以,但也僅僅局限於日常,到最後還是需要一份原稿。
人格之王雖然是後期才揭曉意義,不過人格在下一本書就已經正式登場。也談不上出現,因為已經一早出現了。人格會是我所有哲學最為重要的一環。甚麼天賦、思考模式、內心世界,這些我都會在後期揭曉。也是人類最為不能接受的內容,當作虛構小說看就可以,我也不想別人接受我的觀點。而我的思想也不代表所有人的立場,僅僅代表我的立場。
好了,接下來就認真只談編輯的工作。
留言
發佈留言